中年危机、工作压力、生活枯燥、寻求改变...

为您汇聚创业、金点子、兼职外快、心理倾诉......各种微信群,值得一试

进入互助群

Try It Plus 再试一次

焦虑抑郁问题,去医院好多回,这破病什么时候能治好?

去医院去了好多回,一直没说严重到了什么程度。我想知道这破病什么时候能治好,每天都是无止境的躯体化腰酸背痛,还带着消化不良,连呼吸都有胸口不适感,快受不了了

题主好 我是Kelly水 【焦虑抑郁问题,去医院好多回,这破病什么时候能治好?】 看到题主的文字,感受到目前你被焦虑和抑郁困扰。 不确定你去医院以后做些什么帮助自己呢?是吃药还是🈶️心理咨询? 【关于情绪】 我自己也经历过焦虑和抑郁,焦虑严重的时候最主要的是影响睡眠,那时候并不知道有些躯体化。 后来看中医的时候,医生提到我情绪不好,脾气很大,尤其见到我母亲,总是莫名其妙的生气,愤怒。 后来找了咨询师,探索到很多压抑在情绪背后的愤怒,例如母亲是焦虑的情绪,在我做任何事情总是带着很多恐惧投射给我。 例如考试没考好,就说我的人生完蛋了。 例如发生一点事情,我做错了,就贬低我,批评我。 印象中母亲没有鼓励,也木有表扬,后来我很努力去证明,带着对母亲的愤怒,也带着她的焦虑。 直到我和咨询师沟通,聊完很多心理的感受,才知道早期这些情绪一直压抑着。 医生也许看到的是表面的现象,真正影响我们的情绪背后原因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 就像很多人学生时代开始就背负父母的焦虑,期待,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压抑了自己的需求,想法。 情绪是很智慧的,包括我们的身体,很多时候比我们的大脑来的诚实。 所以无论焦虑,抑郁,这些都是对我们自己的提醒,去看到自己内在的需求。 情绪没有好坏,也未必都是不好的,只要我们信任自己,信任身体传递给我们的信息,静下来去看见情绪就好。 【自我关怀】 我们很多时候总信任医生,忽略了身体的智慧,无论怎样,回到自己,先去做些什么让自己安静下来呢? 例如和焦虑抑郁一起,先去接纳,不去抗拒,并且带着焦虑抑郁一起画画,或者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或者去想想,如果现在允许你自己选择: 你会做些什么工作用一生去践行? 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你和谁在一起是快乐的,或者做什么事是开心的? 和谁在一起是压力很大的,并且出现情绪不好? 这样的思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内心,并且坦诚的和家人聊聊。 也可以书写,日记或者画画,去画出来,看看这些“捣乱分子”🈶️哪些? 例如愤怒画个小红人,开心画个笑脸,去想象一下,生命中占据上风的是什么? 你是自己的主人,现在会面对这个自己帮助自己做些什么呢? 像个老朋友一样去安慰自己,去共情自己; 带自己去看看大自然,去慢跑,去图书馆读一本书,去小区里看看树,如果你好奇一点儿还可以看看小区里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植物呢? 分散注意力,去行动起来,睡觉之前听听冥想,只要你坚持我想一定会有收获哦~ 我们自己才是真正的了解自己的人,去好好的关怀自己。 推荐书籍《大自然治好了我的抑郁症》《拥抱那只黑狗》《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Image
Kelly水

回想起懦弱的自己没守护好兔子,让我极其痛苦愧疚咋办

最近是对我妈的“讨伐 审判”阶段 一直一直想起过去种种那个变态对我做过的不公平 变态的事 就在微信里骂她 质问她 就想起来它把我兔子打死的事 它们在我两岁时离婚了 我被判给我爸 被寄养在各个亲戚家 轮流待 我妈在我小学时又回来了 它脾气极其暴劣 经常对我打骂狗叫 我明明很乖 但总在我身上撒气 还在上小学时养过兔子 我让兔子上床了 它突然发疯似的 拿敲追着兔子打 把兔子打死了 还煮了当晚饭吃 我爸跟她一起吃的 我爸也没问为什么做兔子肉 想起来这段事内心极其痛苦 非常后悔没有保护好小兔子 也没有勇气去阻拦那个疯子 傻呆呆的站在原地 那个画面我一直记得 我用斧子砍断了那个打死兔子的敲 因为胆小懦弱 似乎这是我唯一能为小兔子做的事了 我妈甚至还沾沾自喜的说 呵呵不敢打我 所以砍断敲是么? 好痛苦 自己又懦弱 又笨 期间我爸家暴我妈 我拿着电话问她要不要报警 她说不用 之后二十年里 它就是理直气壮惹我爸生气 快要被打的时候 还知道喊我过去帮她拉架 但依然对我打骂 精神虐待 骂我白痴废物 现在知道了它为什么不报警 为什么不做任何反击 前些年 它把我爸存折改名 拿着存折跑了 它就是为了钱 一切为了钱 可是我明明爱它 帮它拉架 即使它反复伤害我 反复骂我不尊重我 但我还是继续帮它拉架 怕它挨揍 我觉得过去的小半辈子我活的好恶心 白活了

       题主,你好。我是Evan,一名精分流派的咨询师。


       从题主的描述中,能感受到题主极大的痛苦与无助。面对一个完全无视子女情感的父母,一个充斥着暴力行为的原生家庭,我能感受到题主的无力与痛苦,那种如同坠落到一个无底的深渊般的日子,题主真的是太不容易了。能感受到题主的善良,就像一朵从淤泥里开出的白莲花,又像那努力逃离深渊,不断努力向上攀爬的青藤蔓,真的是难为题主了。


        题主在原生家庭所经历的事情是非常痛苦和困难的,而且题主对自己的内疚和痛苦感也很正常。题主的妈妈对题主的行为确实非常过分,无论是对你还是对兔子,都是不可接受的。题主对她感到愤怒和失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然而,题主也需要明白,题主的内疚和痛苦并不能改变过去发生的事情。兔子已经离开了,题主也无法回到过去去阻止那个事件的发生。但是,题主可以从中学到一些重要的东西,并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我想题主需要认识到自己的勇气和力量。题主能够回忆起那个痛苦的画面,并且为了兔子而砍断了那个工具,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和力量的表现。尽管题主当时可能感到害怕和无助,但你仍然做出了一些行动来试图保护兔子。这种勇气和力量是题主应该珍惜和发扬的。题主当时是个孩子,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和兔子。


      成年人本应保护孩子,而不是让孩子承担这种责任。题主可以尝试原谅当时的自己,你做了当时能做的。对于兔子的死亡,题主可能需要进行一个哀悼的过程。这可以通过仪式、写作或任何对题主有意义的方式来完成。


       另外题主需要学会保护好自己。题主妈妈对题主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题主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再让她伤害你。题主可以寻求帮助和支持,比如和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交流,让他们了解题主的处境并提供帮助。题主也可以学习一些应对暴力和虐待的技巧,以便在需要时能够保护自己。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学习如何重新构建那些关于自己的负面想法。题主不是懦弱或笨拙的,你是一个经历了创伤并努力克服的人。


        我真的希望题主能学会放下过去,向前看。虽然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但题主可以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行动来改变自己的未来。题主可以关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题主还可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结交更多的朋友,参与社会活动等等,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最重要的是,我希望题主记住的是,你并不孤单。有很多人愿意帮助题主和支持题主,这也包括了我。题主可以随时向我倾诉你的感受和困惑,我会尽力为题主提供帮助和支持。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题主。


Image
Evan

今天是失业第20天,容易因为失业而焦虑,怎么办?

前几年我抑郁症的时候,去面试被拒绝,工作被辞退我就会半途而废,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每次被人说几句,两三天就不干了,躺平了好几年。康复以后,社会功能恢复,我发现我很容易因失业而焦虑,除非特别累,不然会有休息羞耻。今天是我失业第20天,找的工作在下个月中旬才能上班,家里的卫生上上下下都被我搞完了,其他时间都在躺着玩手机,看到有人失业四个月或者一年的,我都不知道他们怎么过的,反正我是很无聊,没工作过不下去。我想暂时找个工作做着先,可是我又答应了下一份工作,我不想等下去了,唉。。。我现在好焦虑,怎么办???

题主好: 十分理解“因为失业而焦虑”的负面情绪体验。 为此,谈点看法,供你参考: 根据你描述的“工作被辞退我就会半途而废,产生悲观厌世的想法”“我很容易因失业而焦虑”等有关焦虑的情况分析。 一般来说,有焦虑人格倾向的人往往伴随着负面的自我评价,会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忽视自己的优点和成就,这就导致你难以对自己产生积极的认可和客观的判断。 同时,社会上和自己对失业的预期往往也会加剧你的不安和自我怀疑,对自己的表现和成就总是感到不满意,缺乏对自己的信心。 造成了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担心自己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不安全感和自我怀疑使你难以对自己产生认可感。 所以,目前你更应该重新建立内在的自我,更多关注如何提高对自我的认知。 对事实上存在着的扭曲的自我认知进行及时调整,比如“休息羞耻”的认知。 正如你描述的“很无聊,没工作过不下去”,不能因为暂时失业或休息时间长了就视自己懒惰或者不够努力,从而导致自我责备。 实际上,适应社会环境的压力、适当的休息和放松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创造力,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认识到这一点并允许自己适当休息,是一种健康的自我照顾方式。 另外,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以及对焦虑和抑郁的触发因素进行反思,意识和体会到焦虑和抑郁是一种情绪反应,而不是你个人缺陷。 或者可以学习一些深呼吸、放松技巧、正面思考和认知重构等一些情绪管理技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 还可以通过日记,记录自己的情绪、思维模式和行为反应,帮助自己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变化和行为模式,有助于你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 面对自己频繁失业的现实困境,建议你还是采取“先求生存,再谋发展”的职业总思路和方向。 目前应该尽量稳定一些工作的机会,不要有一劳永逸的想法。 即便不是很理想的工作,但也可以提供一定的收入和职业经验,填补自己履历中的空白。 在此基础上,建议给自己设定明确的职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包括每天的工作的收获和为理想工作做出的努力。 最后,很高兴看到你到此平台寻找帮助,你还可以继续与家人、同学和亲朋好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扰,寻求他们的情感支持和充分理解。 但如果这种负面情绪,特别是焦虑或抑郁持续持续无法改善,还是建议你寻找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相信他们可以给你更专业、更个体化、更具体的支援和指导。 以上希望对你有一点帮助!
Image
【庆和】

男朋友的安全感,他有时候太洁癖了,让我受不了怎么办

今天跟男朋友去了迎新会 然后就有人来跟我们聊天 处于礼貌和没想那么多 我可能提问了一个男生一个问题 我想着说也没啥 我男朋友也在 那个男生也有女朋友 这一次很普通的交谈 可是结束以后 他说为什么你要提问那个男生问题 我就是我没想那么多 然后他就表现的反应很大 说以后这种事情要是敢欺瞒他要死全家 我非常不喜欢 他的这种态度 我也更不喜欢他每次都拿我的家人来威胁我 他有时候太洁癖了 让我感到很受不了 不想再在一起了

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古道西风瘦驴。 不知道题主是因为哪一点和男友在一起的呢?不管对方是精神洁癖,还是控制欲强,用这种威胁的方式,或许都不能算一种正确表达爱和感受的方式。 有句话说:爱屋及乌。他那么喜欢题主,怎么舍得让题主伤心,说出那么伤害题主的话呢?没有谁会喜欢因为感情矛盾自己的家人就被诅咒,对方是否有尊重了题主的感受呢? 尝试了解对方的恋爱性格,动不动就说出诅咒个威胁别人家庭的沟通方式,或许并不是一个成熟的人该有的沟通方式,对方的内心或许还是个孩子,与这样的伴侣沟通,题主或许需要付出更多。 不知道对方在日常相处中,是介意题主提问异性一些在他看来比较敏感的话题,还是对方的独占性比较强,比较介意题主跟异性沟通么?这或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区别对待。 恋爱是两个独立的人互相靠近的行为,不是养孩子,不是找下属,双方需要彼此尊重,有自己的空间,和而不同,那些希望伴侣世界只有自己的人,或许会让伴侣感觉窒息,从而想要逃离。 尝试明确自己的边界,让对方知道他哪些行为超出了自己的容忍边界,自己会拒绝,当对方第一次的越界行为不被允许,后面或许就会减少类似行为。有点像你生气踢了一块钢板,但是踢疼了自己,你下次或许不太会再去踢了。 尝试了解彼此的差异,我爱你或许不是因为你有很多优点我才喜欢,而是我明知道你有很多缺点,我依旧愿意包容,两个人相处或许是看人性的最低点,当最低点都能接受,或许关系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题主或许可以试着觉察彼此的边界和底线。 题主在上学,或许意味着题主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恋爱是学习,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重点,题主或许可以尝试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样未来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有时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或许也是不错的解决方式(虽然有些幼稚)。但是这或许是让对方能够感同身受体会的方式,当题主用这样的方式回敬他时,他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 题主或许并不需要急着做什么决定,有时候让子弹飞一会也未尝不可,等自己冷静下来理清楚后再做决定或许也可以。 尝试正确的引导男友沟通,比如共同学习一些沟通技巧《非暴力沟通》,《如何正确的吵架》,避免小孩子气的情绪发泄,但是这样或许意味着题主需要跟男友经历较长的磨合阶段主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慢慢来。 推荐阅读《如何拥抱一只刺猬》,《假如婚前我知道》。 祝好!
Image
古道西风瘦驴

亲密关系困惑:我的语言是怎么伤害了自己的丈夫?

我和丈夫因为某件事情交换意见时,丈夫也能认可我的意见和我的分析,可是有时候丈夫在接受我的意见后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很自责,特别是因为他的无心之举对我造成的伤害。我虽然知道自己说的是事实也客观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我们的沟通让我觉得我的话快要把他逼疯了,好像是我知道他生气了还火山浇油,我看到他很痛苦,我也有些害怕和后悔,觉得是不是自己的话让对方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像刺一样扎进对方的心。 我感觉我和其他人相处有时候也会这样,让对方不舒服,我不知道是我表达有问题还是什么原因?

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古道西风瘦驴。 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有不同的理解,然后产生不同的反应,题主觉得客观的话,却伤害了老公的感受或许并不奇怪,有道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关于对方对别人话的反应】 一方表达得方式或许会让另一方产生不太舒服的感受,比如虽然客观却显得不够委婉,或许会让对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接收方本身的敏感性也会影响他对一句话的判断,有句话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当接收方比较敏感时,也会在听到别人的话觉得焦虑。 【关于对方对自己做不好的自责】 当一个人很爱伴侣时,或许会常常因为自己不能满足伴侣的要求而觉得自责,有句话说:爱是常觉亏欠,我深以为然。 当他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差异太大时,即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比较高,但是自己又做不到时,也会容易陷入焦虑和自责。 题主对对方没那么满意的态度,比如不够宽容,比如嘴上不说,但表情可能不高兴等,或许也会容易引起对方的焦虑情绪,让对方陷入自我责备。 【关于题主的表达】 说我孬(nao)者是我师,【感觉】,【好像】或许是一个不太客观的词,题主如果有疑问不妨试着放平心态问问身边人对自己的评价,或许会让题主了解差异原因及自己是否有改善空间。 题主本身会是比较敏感的人吗?高敏感的人会比较容易陷入对他人反应的猜测里,从而陷入自我怀疑,觉得我可能怎么样,别人或许怎么样。 打破不确定性的方式或许是找到确定感,比如询问对方关于对自己的表达是否有啥改善的建议,比如钝感一些,减少对他人反应的猜测等,或许都有助于题主减少内耗。 题主或许也可以学习一些表达沟通的技巧,让自己的沟通方式更柔和,比如《非暴力沟通》,《沟通的艺术》等。 祝好!
Image
古道西风瘦驴

填错中考志愿,感觉自己好没用,进不了我最想进的高中

大家好啊!初来乍到哈哈哈 前几天中考出分了,有史以来考的最好的一次了。我爸我妈都挺开心的虽然面上不说但是能感觉到。前几天中考录取分数线也出来超了重高第二批30分!但是今天查录取,被普高录取了。后来才知道我志愿没有填对首批重高没达但是我填了普高首批呵呵(以防万一都报上了结果今天才知道不让报首批普高那栏,报志愿时班主任只发了个通知,方法还是群里家长发的,我家没有学历高的我一个人报的名)。直接录取了。出来结果时没哭,给招生办老师打电话那个老师太温柔了我哭了T﹏T,感觉我的人生都完蛋了我妈上午在家也哭哭啼啼的弄得我心烦意乱我爸上完班回到家听见这个结果也是可是生气了。都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以前的初中同学比录取分数线高一分进了一中我瞬间有点想哭,我爸天天对我阴阳怪气的,我感觉我自己好没用啊,笨的连志愿都填不对,进不了我最想进的高中。我感觉我活不下去了

题主你好,我是心探教练余,和你交流一下这个话题。 情绪感知是我们认识、控制和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也是情商的一种体现。 陈婕君老师在《可塑的我》中写道:很多人无法处理事情或情绪,是因为他们将感受、情绪和想法这三者混为一谈。 感受是什么?是人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的一些生理性的、生物性的反应。比如说,有人用针扎你,你感觉疼,这是感受;冬天北风吹来,你感觉冷,这也是感受。感受不仅包含对周围环境刺激的反应,也包含对自己内在刺激的反应。 情绪是什么?是人们对感受的反应。比如说,周围的环境很热使得手心出汗,心跳加速,情绪就是当自己身体很热心跳加速时感到的烦躁或兴奋。情绪和感受一般会通过神经系统的周围神经系统做出反应。 想法是什么?是一个人怎样理解、解释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因为涉及理解和解释,所以想法一般不产生在周围神经系统,而产生于中枢神经系统。 就如题主所写,前几天中考后填错志愿,出来结果时没哭,给招生办老师打电话后我哭了,感觉我的人生都完蛋了。 接下来我们重新梳理这个过程,看看能否在理解自己情感变化的过程,进而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来解决这个情绪感知的问题。 当我看到录取结果并给招生办老师打完电话后,我的想法是什么?给我带来怎样的情绪和感受? 人生完蛋了!自己好没用,笨的连志愿都填错,感觉活不下去了。 其实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中考对我意味着什么?我的内心如何来解释这件事情? 我们也可试着问问自己,如果填错志愿这件事对今天的我有一个好处,那是什么? 我们还可试着问问自己,如果这件事是我必须经历的,也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那我该如何珍惜? 我们都听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现实中的失败经历并非都能帮助我们最终成功。因为个体在面对成功失败时,会倾向于将结果归因于稳定性,控制点和可控性三个维度。成功内归因有利于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失败内归因,则会强化自己对失败的责任。 我们也听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上帝给你关了一扇门,必定会给你打开一扇窗。没读重高不见得我们的学业之旅一片黑暗,相反从普高甚至职高逆袭成功的比比皆是,而且生命是一场马拉松,任何一个阶段的成败得失,都无法决定我们的人生长河,我们虽不能祈求事事都如意,但这些真实的人生经历一定都有意义。 所以,感受、情绪和想法,实际上是神经系统和大脑对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协调顺畅使得自己内心平静。 我们可以经常觉察自己的情绪,尝试记录自己此刻的感受是什么?你的书写只面对自己,所以尽管大胆坦诚地写出自己的感受,既能帮助我们了解情绪的产生和影响,也能帮助我们厘清问题的根源。 我们也需要去觉察情绪背后的需求,我们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去知道想要的是什么,就会区分出什么是我想要的?什么是别人想要我要的?正如温尼科特所说,当一个人的真实开始呈现的时候,治愈就发生了。所以我们要去认识自己,面对真实的自己。 我们还可以寻求帮助,因为这件事情既然困扰着你,那么想马上克服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试着找一个你信任并一直给予你正面支持的亲友寻求倾诉,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找个咨询师,因为情绪一定要有一个输出,缓解我们内心的沉重和阻塞。 当然我们在自我完善和自我认知的道路上需要不断探索,慢慢的我们会发现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建构自我评估系统,你会自信的面对生活,也能自信的做出选择。 推荐书:《可塑的我》
Image

如果你们碰到人家这样对自己孩子讲话,会怎么应对呢?

本女人住在一个出租屋的5楼,有一天下午,我在6楼楼顶上晒太阳,刚好我楼下的一位50多岁的阿姨也在楼顶上散步,(我和这位阿姨,也只是偶尔上下楼碰面,我也会和孩子偶尔和她打下招呼,也不算太熟)那天,我7岁的儿子突然上楼了,我见我儿子的裤子穿反了,我就对着我儿子说:"儿子,你的裤子穿反了!我儿子当时尴尬的笑着说:"对啊!"也准备下楼去换裤子了,没有想到这位阿姨突然对着我儿子说:"你还没有那位小妹妹聪明,人家都没有穿反,你穿反了。"(她说的小妹妹是这楼顶六楼的一个邻居的5岁女儿),我当时感觉她这么说话很不尊重人,但无力反驳。然后第二天,我和儿子又去楼顶玩,然后六楼那邻居和她的5岁女儿都在楼上,那个四楼的阿姨也在。我就和六楼的女邻居聊天,说她女儿昨天和我儿子在我家抢电视看,两个人喜欢看的不一样,然后那个阿姨又对我儿子说:"你是哥哥,你应该让着妹妹,"……然后这个阿姨就和我还有那个女邻居讨论生二胎的事,还说我有个儿子,可以再生个女儿,我就说不想生,万一再生个儿子,压力就大。没有想到这个阿姨又对着我儿子很大声的说:“叫你妈妈,再给你生个比你聪明的弟弟!”我当时听到她这样说话就生气了,就立即当着这位老阿姨的面,对我儿子说:“这位老奶奶说话很不礼貌,我有我儿子就很知足了,我儿子在我心中一直很优秀!”(我心想,你头一天看到我儿子裤子穿反了,就说我儿子还没有人家小妹妹聪明,说人家比她小,都没有把裤子穿反,今天又对我儿子说:让你妈妈生个比你聪明的弟弟。)她这是一次在提醒我的孩子不聪明吗?还是在有意打击我的孩子的自信?还是我想多了?请问大家,如果是你们,遇到这位阿姨一次次对自己的孩子这样讲话,会怎么应对呢?

题主您好!看到您对邻居奶奶的言语回应:“这位老奶奶说话很不礼貌,我有我儿子就很知足了,我儿子在我心中一直很优秀!”及题主几次对自我内心反应的表达加上您的文字描述给我的感觉是:您是很干练很有能力的妈妈,而且是不会轻易受气的那种。 您的应对我个人觉得挺好的!有些老人家的确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凭着自己“老”,喜欢对别人进行“评价”,“指点”,自己很是“随性”,其实自己一生都从未进入“成熟的生理年龄”,只要您“怼回去”之后对面老人家是受得了的,不再轻易顺口随性讲话就好。所以我说我个人觉得您做得挺好的! 您之所以还想问询一下如果是别人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会不会有其他的应对方式?当然是有的!我想您是做了这样的回答(“这位老奶奶说话很不礼貌,…一直很优秀!”)之后又觉得似乎哪里不妥了,是么?是的!您这样说话虽然让您觉得“捍卫”了自己和儿子,你也用了同样“不礼貌”的表达方式,类似“以牙还牙”的态度。 我想您的目的不过是要保护孩子的自尊,自信,希望孩子不被奶奶的评价影响到而已。您做为“母亲”对话方的第三者,此时正是认识儿子了解儿子如何看待外界,培养儿子与外界应对能力的最佳情境!如果儿子都是无所谓的态度,你还不如事后用恰当的方式肯定儿子。我想以此为契机和儿子聊上“几毛钱”的亲子对话比替儿子去应对会更好吧?教育更多是陪伴孩子长大,适时参与,不是事事参与,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孩子点点滴滴学会独立应对外界的人事物能够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人生,从而达到最终以“分离”为目标的爱。举例:儿子,刚刚妈妈听到那位奶奶说了~~话,你有听到么?我看你当时是很平静或是其他~~的样子,你当时是什么感觉呀?你为什么能那么平静(或其他反应)呢?继而肯定孩子好的部分,(如:我儿子真有礼貌,你觉得奶奶说的不太对,无所谓的,是么?你可真是豁达的男孩子!…)然后引导孩子能够更好的部分。从而给孩子注入心理营养,并提升孩子爱护自己,爱护他人的能力。 以上是我的个人理解没有对错与否,每个人都是对的,存在即合理!仅供相互交流。 祝每个人都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是天使,用他美好的生命照见父母自己的成长!
Image
孙祥云

婚礼上新郎亲友冲着新娘喷啤酒,这种人是什么心理?

近日在河北,一对新人结婚,新郎的朋友喷啤酒搞气氛,下一秒新娘直接一个眼神杀警告,还将手中捧花砸向“婚闹”的朋友。随后新娘此举引发网友热议。 7月22日,新娘本人回应称:“现在很忐忑,也不知道当时做的对不对。当时朋友做出那样的事情之后,我也没有想那么多,直接就做出反应了。典礼结束后朋友就来找我们说开,现在已经和好如初了,打打闹闹还是好朋友。第一次结婚也没有准备好。” 上面的新闻还算点到为止,看完后想起有个明星结婚时,新郎和几个伴郎一起将伴娘扔下水的行为…… 以前也看过有人趁着婚闹时对新娘、伴娘不规矩的新闻,对此忍不住产生疑惑,婚闹似乎是为了让婚礼更加热闹,但在新人已经出现不适的情况下,还要坚持婚闹的人到底是什么心理?

你好。这一类“婚闹”确实是超过了“热闹”的范畴,近年似乎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也可能是网络传播曝光了更多的案例)。我个人觉得婚闹行为反映了一些社会心理的现象,但就不同的案例来说可能也有个体差异。 首先婚礼的仪式、嘉宾的参与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有的时候新郎新娘和他们的家人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的背景,嘉宾可能更是哪里来的都有,对新郎和新娘的了解不一定很充分。这种情况下,嘉宾对边界的认识有可能不足,甚至冒犯了新人也未能及时醒悟。 而有些婚闹者则可能是故意而为之的,就是说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过分的、但还是不管不顾。这当中有个人素质的问题(缺少对他人的关注和尊重),也有集体行为常见的负面特点:从众心理。就好像一群人做一件事,哪怕这件事不对、也因人多而(自认为)具有了一定的合理性。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一些强词夺理:别人也这样啊!大家都这么做啊!就是一种迎合、从众、给自己找理由的现象。 还有人在群体中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隐藏在众人当中不会被发现,尤其在没有人强力制止的情况下会更加妄为,觉得这是可以被接受的。 前几天在答疑板块有一个关于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行为艺术家)在一次表演中的遭遇,她所遭受的恶意对待是令人恐惧的,让我们看到在群体中隐藏的一些危险。人性有很多面,我们很难100%确定他人的价值观和动机,所以在人际关系和集体活动中边界与规则就格外重要。 你提到的那个新娘就非常勇敢,她积极地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和边界,其实满值得提倡的。有时候新郎新娘可能抹不开面子阻止宾客的不妥行为,或者认为大喜之日要避免不愉快,因而忍耐了婚闹,但应对婚闹的最好方法就是:预告婚礼规则 及时制止不良行为。
Image
张明志

认识6年,分分合合5年,怎么接受前任的无缝衔接?

认识六年,在一起分分合合也五年了。为什么会被同一个人抛弃三次。 找他求证的那天,我问了好几个朋友希望她们给我肯定的答案给我去联系的勇气。 其实根本上别人怎么说我是不听的,最后我还是拨通了那个电话,我想了无数种可能,拒接拉黑,或者接了之后说自己很忙然后又挂掉。 意外的是他接了,意料之中的是他确实以有事很忙为理由挂了电话。 他说现在说这个还有意义吗我们已经分手了,他说是我们已经分开很久快半个月了才和别人联系的。他太着急挂掉电话了,我怎么说都没有用。 我忘了哭了多久,只记得哭到全身发麻想吐,哭到头疼欲裂,然后发了高烧。 我还是想不明白,半个月真的很久吗,半个月的时候我还在反思自己做错了很多还在想他情绪有没有好一些。怎么就这么快 这两个多月里,我看书跑步学摄影打麻将羽毛球台球,休息时一定要拉着朋友出去逛。我不敢让自己闲下来,我甚至以为自己要好了,但我还是看到了。 我想不明白,想不明白不是说只是经济和工作压力很大吗,不是说好的缓一缓翻翻身吗,不是答应我不会喜欢上别人吗?怎么可以这么快,怎么一点空窗期都没有给自己留?为什么又要再一次欺骗我?我们认识这么多年都不值得为我诚实一次吗?

你好。从你的叙述来看,尽管你们已经分手但你在情感上仍困在那段关系里,被难以置信、委屈、愤怒、不甘等复杂的情绪缠绕着。分手本就是令人痛苦的创伤事件,前任的“无缝衔接”更让你感到被欺骗、被背叛。那么多年的感情他好像毫无留恋一样,这跟你对待感情的态度无疑差别巨大,所以你不愿相信也不能接受,会自然想从他那里要一个说法。 亲密关系是我们成年之后寄托依恋的重要载体,投注其中的不仅有激情和依赖、还有自我认同。因此当关系破裂时,失去的不仅是关系中的对象,还有寄托于其中的那部分自我,被抛弃的一方常常感觉痛彻心扉也跟自我价值感的严重受挫有关。不管是谁在面对背叛、欺瞒、冷漠时,本能地都会想否认、想要求证“那不是真的”,这不单是情感的反应、更是自尊的需要。 在关系里“不明不白”的感觉是格外令人难受的。即使已经接受了分手的事实,但若你所受的伤害并没有被充分看见和正向回应,它就像“未完成的情结”一样卡在心里,带来情绪的反复。 你去找他求证一方面是想要个说法,另一方面也是你在用行动给自己一个交代,从这个角度来说尽管对方的反应让你失望难过,但你的这个行动是有意义的:可能无法改变他人,但你勇敢地去为自己发声了。同时,你也看到了他对关系的态度与你是不匹配的,无论当下多么难过、与不匹配的关系分离从长远来看是有益的。 感觉不甘和恨意的时候不必去对抗和控制这些想法,允许自己有这些情绪,可以通过一些仪式化的做法来完成这个“未竟之事”。比如,试着给他写一封不寄出的长信,把想说的话、想表达的情绪都写下来,带到你们曾相聚过的地方把这封信读出来。告诉自己,你已经和过去这段关系告别,你值得今后平等尊重的、更好的关系。 你提到会约朋友们一起活动,这是非常有益的外部支持。疗愈心里的伤痛需要一个过程,情绪的反复波动是难免的。不过,这个痛苦的时期现在会觉得很漫长,但它终将是会过去的。你可以继续这些感觉有帮助的活动,若有机会也不妨拓展一下圈子、参加集体活动,去和更多元的人际建立联结。 如果依靠自己实在难以调节情绪、影响到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不妨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在一个稳定和安全的人际关系里处理创伤。
Image
张明志

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我都害怕成功和幸福,怎么办?

在人际关系方面,父母的人际关系不好,每当我人际关系稍微好点的时候,我就会感到愧疚。 在事业方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怕吃苦而找的借口,我害怕事业的成功,并不是害怕成功之后失去,而是对自己从来没有经历的快乐感到恐惧。 比如减肥,明明减肥之后生活会变得不一样,更更加健康自信,可我还是对减肥成功后美好的自己感到害怕,继而没有动力努力。 这种对变好的害怕已经影响到了我的生活,我该怎么办?

题主你好,我是答主曲慧东。一个能让意象说话的心理咨询师。 题主会为自己的人际关系比父母好而愧疚,会对自己没有经历过的快乐感到恐惧,好像“变好”,而且是变得比父母“好”成了一道槛,如果内心当中把“我比父母好”视作对父母的背叛,确实很难获得心理成长的真正发展。 此时,即使我们的生理年龄已经是成年人,但心理年龄如果仍停留在儿童期,必然会害怕背叛带来的抛弃,对于孩子来说,那是多么可怕的事呀。 因为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类的需求被划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从生存满足到精神满足逐步发展的。快乐的感觉属于接近自我实现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是在满足生命基本需求之上才有机会去发展满足的层次。 因此,改善当下问题的关键在于意识到“我”已经不再是孩子了,了解自己具备的现实能力,确认自己即使离开父母的照顾,依然可以活着。有了活着的前提,我们就有机会允许自己好好活着。 与其对快乐恐惧,不妨用行动去验证,如果我感到快乐,生活会有那些不同?谁会为我的快乐而开心?谁又会不满我很快乐?通过观察快乐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以及周围的人,来改善对快乐的认知。同时在体验快乐的过程中,你可以将感受、想法和情绪变化记录下来。通过这些具体的、写实的记录确认快乐给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如此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快乐的真实性和价值。 当然,这种让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达成匹配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通过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获得心灵成长的助力,这条通往心灵深处探索的路也是痛并快乐着的,你准备好了吗? 祝好!
Image
曲慧东

一起抱团,再试一次

加入群聊

鄂ICP备15005958号-11
联系方式:136-3862-2687(同微信)